close
書的作者是余華,主編是王德威。我都不認識。書的背面有簡單的介紹-「余華以奇詭的人事情境,冷冽近乎黑色幽默的筆法,訴說一則則荒誕也荒涼的故事。即使在渲染涕淚飄零的時分,仍有著誼屬頹廢的放縱。父系家庭關係的變調,宿命人生的牽引,死亡與歷史黑洞的誘惑,已成為他作品的註冊商標。而這些特徵競以身體奇觀──支解、變形、侵害、瘋狂、死亡──唯依歸。」  王德威
故事主軸,許三觀開始賣血到醫院不接受他賣血,由年輕到老的賣血歷程,我們可以看見周圍民眾的改變甚至時代的推進。線性的故事節奏,用對話來描述時代的變遷。故事某些地方會讓人快速的翻頁,但很清楚的知道作者想描述的;某些地方會讓人放慢翻頁的速度,細細品嘗其中的酸甜苦辣。作者像是導演,每段的節奏性掌握的使我深入其境。
余華成熟又帶點戲謔的筆法,寫就一部笑中帶淚的黑色喜劇,讓我們得以窺見一個小家庭、一個大時代或醜陋或溫馨的各種面貌。不帶批判、近乎無情地陳述許三觀的賣血。在許三觀一次又一次的賣血中,體會出小人物的辛酸,及為人父的偉大。書中人物每個似乎都是丑角,雖然有著悲涼可笑的行徑,卻也平凡寫實的可親。在沒有背景鋪陳、沒有內心獨白架構中,角色們以鮮明的性格、直率的對白,在字裡行間展現豐富的表情,盡情地搬演牽動讀者情緒的現實人生。
許三觀是個簡單、天真又可愛的人、在困苦中又不失幽默、某些時阿Q的精神也讓人好笑、他還有一顆不被大環境改變的善心。或許天公疼好人吧,不然也沒有幾個人可以像他這樣頻繁的賣血,到老還有個健康的身體。
故事有幾段是很精采的。許三觀認認真真的接受那不知是親骨肉的大兒子、面臨飢荒全家人用想像的方法滿足飢餓、文革批鬥時,依然愛惜自個兒老婆和藉著文革自批讓全家人更團結、大兒子肝病在上海醫院需要錢,開始了長途的賣血之旅,差點賣掉生命在去上海的征途等……。
每次許三觀賣完血都會去吃上一盤炒豬肝和喝上二兩黃酒,豬肝是補血,黃酒是活血。久了,賣完血去吃炒豬肝和喝黃酒是一種習慣。在許三觀的認知裡,賣血可以解決許多棘手的事。賣血成了他最後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寶刀,有了這把刀可以讓生活很輕鬆,可以斬開前方荊棘滿佈的小路,讓他繼續走向終點。但他人老血死,醫院不在接受他的血,許三觀突然驚訝又茫然的哭了。支柱消失,讓他一時不知所措,腦海中浮現的,再沒錢時我該去哪裡生錢……。許三觀在故事結尾哭著連續的叫了三套賣血套餐,老婆在一旁安撫的說:「現在有錢了,愛吃什麼都給你……。」賣血和那炒豬肝跟黃酒已經畫上等號,或許許三觀所追求的是那賣完血後,所有麻煩事迎刃而解的微小安全感吧……。
只看了一遍卻印象很深刻,看書的同時嘴角上揚,心理卻有種奇怪的感覺。或許這是黑色幽默的威力吧,讓人笑卻心理不是笑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a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